0571-83786794

杨女士

主要软件生产国和地区如何发展软件产业

时间:2017-10-30 16:17:54 阅读:

  美国

  美国的软件企业发展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生产国,美国共有软件企业8万多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前10位中有8家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其中包括微软、思科、IBM、甲骨文、SUN等。除了一些强有力的公司,美国还有成千上万家小型软件公司。美国的软件企业模式:一是硅谷模式,这类企业以被大公司收购为创立目的,着重研发大公司产品欠缺的部分或有缺陷部分的补丁;二是市场引导模式,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动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空白开发产品;三是集成和销售模式,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

  政府在美国软件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政府提供大量关于研究和发展(R&D)的资金。早期互联网(ARPANET)就是由美国政府提供资金,并且为那些网络协议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直到今天,美国政府仍然在继续提供这类资金。另外,政府还为多种形式的IT培训和教育提供补贴。

  欧盟

  作为一个区域经济联合体,欧盟启动宏大的E-Europe计划作为重大应用来带动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并鼓励采取开放源代码软件来构筑基础架构,以期在未来软件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有先机。欧盟的软件产业涵盖了信息化应用、服务外包、网络软件、嵌入式应用等关键领域和重点产品,其跨国公司拥有资本规模优势,研发投入量大且比例高,拥有大量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随着用户信息应用结构化调整力度的加大,西欧软件企业显示出敏捷的反应能力,纷纷推出各种成套和工业化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欧盟软件市场中,软件服务项目日趋丰富、企业资源外包业务增长迅速、网络娱乐软件换代频繁,形成了多极应用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态势。

  英国软件产业

  英国软件产业的优势领域除了数据库、支柱软件包以外,还包括虚拟现实、WAP技术、基于神经系统的多媒体应用、实时和对安全性要求高的软件以及金融、财务软件和娱乐软件。

  在软件和信息服务(包括软件开发、生产,整套计算机系统、技术咨询及服务)方面,英国也表现不俗,目前已超过电子产业。英国的软件研制开发实力较强,许多国际信息技术集团公司在英设立了研究开发机构,如Computer Associate、微软公司等。

  英国发展软件产业的举措是:

  第一,软件发展的大计是优质教育先行。英国政府要求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学生的主干课程中增加信息技术课。目前,几乎所有英国大学都可以授予计算机领域硕士学位,很多英国大学还开设了为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设置的计算机类硕士学位课程。英国的软件人才是一支素质高且人数众多的队伍,他们有着优秀的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在英国,总共有120万专职人员从事计算机相关产业。

  第二,政府设立了许多专项基金来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法国软件产业

  全球信息技术开支项目的变化反映在法国市场上的特点是对软件和服务非常倚重,而比较忽视硬件和相关从业人员。这种演变显示出一种走向信息功能外包化的趋势。

  法国软件服务业市场与全球市场的结构多有相似之处,信息技术开支最大的行业为工业与能源(30%),其次为金融业(近24%);电讯业只占7%,但该行业属于信息技术开支的成长率(+14.8%)最快的部门之一。

  近几年,随着法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增多,不仅大大促进了日常办公软件(文件处理、预算管理)的销售,而且激励了娱乐软件(教育、文化、游戏等)的销售。而企业的软件需求更趋向于特殊软件产品的发展,如各种定制软件,以及用于因特网和网络(内联网和外联网)的漫游软件或各种数据安全保护软件。法国社会的许多职业须要掌握一种或多种特殊软件,如会计、审核、农户饲养和轮作管理、处方管理等。面对各行各业对软件的需求,法国政府一方面开启技术移民的大门,从国外吸引包括软件人才在内的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则在政府实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和科研优先领域中增加投入,促进软件业的研究与发展。

  日本

  日本软件企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起步的绝大部分软件企业均源自母公司的软件开发部门。

  非事业部制的日本软件企业一般采用的是“经营-开发-后勤”这样一个模式来从事软件开发。这一点跟中国国内的软件企业比较相似。但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后勤”范围很广,包括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系统审计、信息化、企业经营等,与中国不同,日本的大中型IT企业均设有信息推进部这样一个由专业技能非常突出的人员构成的部门,专门从事企业信息化、软件复用体系构建、帮助中心、人才育成体系构建这样的“后勤工作”。也正是“后勤”方面资金投入、建设力度等方面的差距,决定了中日软件企业实力对比上的根本差距。

  日本国内的物流、交通、制造、通信和半导体相关的企业级软件市场非常大,东芝、日立、索尼、富士通都有规模很大的软件公司。

  日本发展软件产业的举措是:

  第一,政府制定振兴之路。日本政府提出将信息化建设、软件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改善等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把加大对软件领域的投入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把信息产业置于推动日本经济繁荣的关键地位,其中附加值高的软件业被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首位。日本企业认识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强化企业信息管理的需求增加,企业要求加强对客户信息、市场营销以及内部资源的共享,并通过网络实现公司间的业务联系。因此,电子数据交换、ERP企业资源规划和网络安全等技术及其产品成为开发的重点。

  第二,政府大力号召软件公司进行技术创新。促进软件的质量、性能提高。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前提下强调功能、性能方面的创新,对尽快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性能有重大促进作用。软件供应商应主动思考如何对软件进行创新,同时对某些用户的创新要求给予足够重视,加速软件更新换代。

  注重学习创新,加快对未来市场的开发。日本认为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加快创新的步伐,就没有出路。只有注重创新甚至不断创新,率先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优势。

  印度

  截至2005年,印度软件产业占据了整个IT产业总产值76.5%的份额,软件出口占据了印度整个出口总额20.4%。印度还培育出一批像Tata、Infosys、Wipro和Satyam等在国际软件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实力的软件大公司。在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一批软件科技园区和基地。其中位于班加罗尔的软件园区更被称为印度的软件之都,全球十大硅谷之一以及全球第五大信息中心。

  印度软件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印度软件的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以定制软件开发和服务出口为主。

  第二,印度软件出口的业务领域正逐步拓宽,走向高端。以前印度的软件出口主要包括定制的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目前有些印度软件公司有能力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商业解决方案,甚至可以为技术供应商、非IT公司的各种客户进行产品的开发。

  第三,印度的软件出口存在对国际市场过高的依赖性。印度软件业的高速发展存在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始终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及其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了对国际市场过高的依赖性,这种局面也为印度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印度政府通过完善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和立法来大力鼓励软件创新。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已经先后制定了许多涉及科学教育、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技术政策和立法。

  爱尔兰

  近年来,爱尔兰软件业的发展模式基本成熟,具体内容是:依托本国的语言文化优势,积极吸纳国际资本和技术,专注于软件的本地化工作,成为美国IT业巨头软件产品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美国销往欧洲的软件产品计划都是在爱尔兰进行本地化的。

  爱尔兰软件出口规模庞大,重点目标市场是欧洲和美国。在爱尔兰的外资公司,通常是大型跨国公司在欧洲及中东、非洲的地区总部,主要出口地集中在上述地区。软件出口的重点领域是财务、通信、中间件、电子商务和软件本地化。

  爱尔兰软件出口的技术层次复杂,包含了软件服务、应用软件、软件工具和软件系统等多个层面的产品,满足企业用户和普通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其中,软件服务包含外包软件开发和软件方案的定制等内容;应用软件包含跨越行业的应用软件(如ERP、CRM、SCM)、消费类软件(游戏、教育、多媒体、翻译)、办公软件等;软件工具包含信息获取工具、编程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工具等;系统软件包含安全软件、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软件、系统管理软件等。

  为保证爱尔兰高新技术产业在21世纪得以持续发展,爱尔兰政府还制定了以下对策:积极同海外企业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海外高素质人才到爱尔兰工作,特别是欢迎曾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学习和工作过的爱尔兰青年回国创业;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向海外拓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使爱尔兰成为世界电子商务中心;国家向科技开发部门注入大量资金,大力扶植大学校园公司,在大学校园内设立高新科技园区。

  新加坡

  新加坡软件业充满着活力和生机。全面发展的软件跨国公司和本地公司具有丰富的系统综合能力和大规模项目的应用开发经验,他们构成了新加坡的龙头支柱。新加坡软件公司在产品开发速度和技术水平发挥方面很有优势,市场触角伸展广泛。

  新加坡发展软件产业的举措是:

  第一,培植软件产业发展的沃土。作为新兴经济发展支柱,新加坡软件业具备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具有互联网服务、科技服务供应商、互联网集成科技、信息通信保安服务、语音科技这5个优势技术领域。

  第二,新加坡政府与业者积极合作,促进产业进步。技能中心计划,在这个计划下,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会合业内环球领导者,设立专门技能中心。企业界通过该中心与本地大学学府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推动先进科技的运用、开发新产品与知识产权,并在制定国际标准方面发挥影响力。推行信息通信本地企业提升计划,这个计划鼓励本地企业和跨国公司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该计划的跨国公司伙伴会把先进技术传授给本地企业,并且让本地企业利用它们的环球科技专家网络,更快地开发出新产品与服务。

  第三,积极投资发展软件人力资源。为了推动软件产业的增长,新加坡积极投资发展软件人力资源,推行了不少提升软件产业人才素质的计划。学校方面,所有大专院校都开设信息通信领域课程,全力栽培国家急需人才,鼓励在职的专业人员学习市场最需要的技术。同时,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拨出了200万新元赞助学术交流计划,鼓励本地及海外学生到新加坡的公司机构实习。


相关文章